《少年的你》观后感
  分类: 影视   评论: 0 条

《少年的你》观后感

in 影视 with 0 comment

《少年的你》,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,还以为是个青春文艺电影,看了之后才发现是一个关于「校园暴力」的电影。

少年的你

之前看了一半没看完,直到前两周才看完,对我而言,有很大的触动。电影中的片段我也不赘述了,有兴趣的去看电影就好,我只想说下我的经历和感受。

我接触到的校园暴力远没有电影中的那么极端,当然我相信现实生活中肯定存在电影中的那种校园暴力,但归根到底:「暴力无关大小,都是暴力」。

小学

四年级之前,我在村里上小学,当时学习比较好,还是班长,跟同学相处很融洽,班级里没有什么所谓的校园暴力,只有同学之间的玩闹。

四年级开始,我去了镇里的私立学校,在那里,我见到了比我学习好的人,也见到了不是很友好的人。

印象里对我最不友善的两个人,个头都不高,没有肢体上的冲突,就是喜欢跟我开玩笑,但是玩笑开的都很过,让我心里很不舒服。那种感觉就像是处处在打压我,打消我的积极性,把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之上。

初中

初中的时候,去了县里的学校,我们班是所谓的慢班,但实际学习氛围还是不错的,有学习好的,也有天天捣蛋不学习的。

在我印象里,那几个混混,没有欺负过学习好的同学,他们总是欺负一个学习一般,很老实的同学,欺负的很过分,经常让那个同学当众出丑。那个同学也不是没有反抗,有时候逼急了也会反手,但是接下来只会被欺负的更狠。

说真的,看着挺让人于心不忍的,但是也很无力,老师也知道他们欺负同学,但是老师也不能每时每刻盯着啊。就像电影里的那样,就算在学校老师管得了,放学了谁还能一直管着?

写这篇观后感的时候,我认真想了一下初高中的生活,猛地想到,我在初中的时候,总是开另外两个同学的玩笑,也挺过分的,有时候人家都生气了,我还没停。人家后来都不太想理我了。

高中

高中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景,我经常跟坐我前面的两个同学“开玩笑”,最过分的一次应该是把一个女生的凳子抽走,让她一下子坐到了地上,到最后,人家两个人都不理我了。

同学之间开玩笑其实挺正常的,但是像我那时候那样,跟我小学的时候的遭遇有什么区别呢?为什么我要把这样的遭遇强加给别人呢?怎么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了?

要不是因为这个电影回想以前的经历,我差点就忘了我之前做过那么过分的事情了。现在想起来,真的很愧疚。高一之后调了班,就没有发生过那样的事情了,可惜也没有跟同学说声抱歉。

大学

直到上了大学,偶然跟好友聊起初高中生活,我才发现自己那个时候那么让人讨厌,甚至于自己座位周围的人都不理自己了,可能是太想表现自己吧。

回想起来,当时真的没有恶意,可是有没有恶意有什么区别呢?还不是对别人造成了伤害,就像我现在仍然记得小学的时候,那两个跟我“开玩笑”的人一样,那时候的情景仿佛历历在目。

大学期间,基本就很少有校园暴力了,更多的是“勾心斗角”,有的人为了当学生会的干部,或者为了奖学金等等,想办法跟老师搞好关系,跟同学拉帮结派。

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件事,我帮其他部门处理了一下迎新晚会的视频,本来是帮了他们帮,结果那个部门的副部长背地里说我抢了他们部门的风头,我知道之后差点没气炸,从那往后,他们有啥事我都不插手了,后来也脱离学生会了,说我心眼小也好,怎么样也好,反正敬而远之就是了,有点跑题了。

社会

工作之后,肯定没校园暴力了,大家都忙着挣钱生存,再回看大学时候的那些事,觉得很搞笑,跟老师搞好关系,考前突袭,多拿了几分;为了当个学生会干部,给老师送礼,这些都有啥用呢?

工作需要的是有能力,实力,不是吹嘘拍马,不是靠你在大学当了个什么小干部,而是你锻炼了什么能力,学会了什么技能。

可能有的人会说,油嘴滑舌的人也有过的挺好的,但是在我看来,那都是少数,不长久的。

成长

随着年龄增长,校园暴力自然而然的就会远离,有人可能会说,这不是废话吗,但是这也是事实。

有一次跟以前的同事讨论到学生打架问题:初中生打起架来最不要命,拿起板砖就敢往脑袋上拍,高中生就不敢了,大学生就更不会了。

可不是么,小学的时候,都是小屁孩,懂什么;可是到了初中,虚荣心作祟,为了证明自己牛逼,啥都敢;高中有了学业压力,不得不收敛;到了大学,心智相对成熟了,随着毕业也有了就业的压力;终于工作了,谁还记得校园暴力,只会想办法养家糊口而已。

人的心智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,校园暴力跟心智不无关系,固然学校在这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,家庭的因素也很重要,甚至很多校园暴力就是因为家庭教育的问题导致的。消灭校园暴力,需要各方的努力,也需要提高各方的认知。

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校园暴力会在校园里消失匿迹。

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,及时获取最新文章推送。